时间:2022-10-07 18:31:30 | 浏览:475
定襄县是山西省忻州市所辖,位于山西省北中部。总面积86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1.7万。有“中国锻造之乡”的荣誉称号。
一、历史沿革
1、西汉置阳曲县。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阳曲县移治今太原界,在阳曲县故城改置定襄县,属新兴郡。
2、三国、两晋因之。北魏永安中改属永安郡。北齐废,移平寇县于此。隋开皇十年(590年)将平寇县于崞城(今原平市西北)。
3、唐武德四年(621年)分秀容县复置定襄县,属忻州。五代仍之。
4、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并入秀容县,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仍属忻州。金、元、明、清因之。
5、1914年属雁门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
6、1949年初属太原市,后属忻县专区。1958年与忻县并为忻定县,属晋北专区。1961年恢复原制,仍属忻县专区。
7、1983年属忻州地区。2000年属忻州市。
二、地名来历
据《史记正义》,按古代谥法,“辟地为襄”,“辟地有德,襄”。西汉置定襄郡,郡治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之北。把和林格尔一带命名为定襄,表示这个新建制的地区安定了。后汉末由内蒙古迁徙今治。唐武德四年(621年)于今治置定襄县。
三、风景名胜
1、洪福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北的宏道镇北社东村中,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大殿为北宋政和末年(公元1118年)或宣和初年(公元1119年)所建。
2、薄一波故居。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的故居,坐落在定襄县蒋村。故居建于清朝末年,占地 283平方米,属北方四合院落。
3、阎锡山故居。是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统治山西近四十年的阎锡山的府宅。它始建于1913年,完成于1937年是一座宏大的建筑群,共建有大大小小30余个院落,近千间房屋(现存27个院落、700余间房屋),总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既有黄土高原典型的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有晚清宫殿式建筑。
4、关王庙。关王庙俗称“无梁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北关,定襄二中西侧。始建于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原为昭惠灵显王庙建筑群的西庑殿,金章宗泰和八年(公元1208年)塑关羽像改制为武庙。2006年6月1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西河头地道战遗址。位于定襄县城西2.5公里的西河头村是与河北冉庄北京焦庄地道齐名的我国保存的最完整的三大地道战遗址之一。
图文丨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忻州概况忻州,古称新兴、秀容、肆州,是自古以来雁北呼包地区(辽以前塞外霸权的核心地带)与中原关中地区(元以前华夏帝国的核心地带)间交流与冲突的必经之地。到了辽金元明清时期,随着塞外霸权与华夏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相继东移(东北、幽燕、江
定襄县是山西省忻州市所辖,位于山西省北中部。总面积86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1.7万。有“中国锻造之乡”的荣誉称号。一、历史沿革1、西汉置阳曲县。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阳曲县移治今太原界,在阳曲县故城改置定襄县,属新兴郡。2、三国、两晋
近日,由忻州古城根据全市14县(市、区)的不同地域风貌,打造的14处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典型院落陆续开门迎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名为“定襄郡”的定襄主题院落一探究竟。 定襄主题院落为什么叫“定襄郡”呢?据《史记正义》,按古代谥法,
忻州古称“新兴”“秀容”“肆州”,自古以来就是雁北呼包地区(辽以前塞外霸权的核心地带)与中原关中地区(元以前华夏帝国的核心地带)冲突的多发地。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塞外霸权与封建王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的相继东移,忻州地区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山西是人类初曙的起源,是中华文明的发源之一。自古以来,无数的名人志士为这片故土挥洒出了人类文化的浩荡篇章,作为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承载地,山西也诞生了许多的历史典故与人文传说,比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传说都出自山西,另外像三家分晋、伯牙鼓琴、高
忻州网讯(张玉虎)千帆竞发东风劲,强势起步正当时。3月28日,全市隆重举行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区)暨忻州市2022年度项目集中开复工仪式,定襄县作为分会场同步举行开复工仪式,奏响了狠抓重大产业项目,助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强势起步的集结号
----史话三晋之定襄篇 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有着“三国第一猛将”之称的吕布,几乎所有人都耳熟能详。关于他的传奇一生,自古以来就褒贬不一争议颇多。针对他是哪里人就成了一个争议的话题。一先把《三国演义》放至一边,看看正史上是怎么介绍吕布
晋中,山西省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山,西临汾河,是华夏文明重要组成部分——三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晋商文化的摇篮,已形成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晋商民俗文化旅游区等一批全省旅游精品,本文将探讨历史时期晋中的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春秋晋
榆次(Yuci),古称“魏榆”,位于山西中部的太原盆地,面积1328平方千米,总人口91万。榆次是山西省综合指标十强县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区、中国晋商文化之乡。一、历史沿革1、战国属赵,称榆次。《左传》昭公八年(前534年):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西隔黄河同陕西榆林相望,东北与省会太原相连,东部、东南部分别和晋中、临汾接壤。吕梁是发展新区,于2003年撤地设市,是山西省最年轻的地级市。本文将探讨历史时期吕梁的地名及区划演变过
运城,简称“运”,山西省辖地级市,古称“河东”,因“盐运之城”得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蚩尤,尧、舜、禹,都相继活动在河东大地上。本文将探讨历史时期运城的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春秋晋国春秋时期,运城属晋国,地
长治,山西省地级市,古称上党、潞州、潞安等。“长治”原为潞安府府治所在县名,得名于明嘉靖八年,取“长治久安”之意。本文将探讨历史时期长治的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春秋晋国春秋时期,长治地处晋国。战国韩赵战国初期,晋国内政发生动乱,韩赵魏三家分晋
一、各乡镇人口与土地忻州 定襄县 1 晋昌镇 59860 人忻州 忻府区 1 奇村镇 30777 人忻州 忻府区 2 解原乡 30671 人忻州 定襄县 2 河边镇 28143 人忻州 定襄县 3 宏道镇 27041 人忻州 忻府区 3 播
和林格尔县 摄影胡文彬《史记正义》记载:按古代谥法“辟地为襄”,“辟地有德,襄”;把一片土地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使之安定下来即为定襄。说起定襄我们第一反应是什么呢,部分人可能没什么印象,部分人会也许想起历史上的定襄郡。历史上的定襄郡因数次存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以山西省创建国家标准化工作改革试点省为契机,定襄法兰坚持标准先行,把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有机结合,围绕标准化工作,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为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施“标准化+法兰”战略,发挥标准化支撑